針對此次董事長在“中國慶華集團2014年工作總結暨2015年工作會議”上作的《面向未來 自我變革 全力推進集團在新常態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講話,我結合招標公司的具體業務就講話中提到的“控成本、抓效益”分享下自己的感受:
一、堅持企業核心價值觀,促進招投標良性競爭
招標分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以服務慶華經濟建設為己任,牢固樹立依法經營的觀念,嚴格遵守《招標投標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貫徹和維護招標“公開、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堅決反對腐敗行為和暗箱操作,充分維護和保障慶華的最高利益,為所提供服務的中慶工程建設項目節約采購成本、控制采購風險,創造經濟效益,提高項目工程質量發揮著應有的積極作用。
董事長的講話中提到:“企業管理的核心就是‘控成本、抓效益’。做企業沒有效益就是犯罪?!笔堑?,對于任何企業來說其核心價值就是“創造效益”,追求利潤最大化,而銷售和采購則是兩個創造經濟效益的重要環節,企業利潤率的增長通常就是通過提高銷售價格或降低采購成本來實現的。對于多數企業而言,采購成本的略微降低會對公司的盈利產生重大影響:采購成本每降低1%,企業利潤率將可以提高10%~30%,甚至更高。因此,運用有效的采購管理方法對企業發展來說至關重要。
招標則是企業在采購環節中,利用供應商的充分競爭,降低采購成本,提高利潤的手段之一。究其根本就是供應商的選擇, 對供應商的選擇,直接影響到招標采購的成本、質量和效率。因此,招標公司具體的采購業務中的重點工作是嚴格把關供應商的準入,嚴格審查供應商的資質、資格,堅決杜絕各種低資質、無資質供應商,甚至是不法商家。同時,充分利用和調動中慶集團其他各部門的資源,加強監督審查的力量,嚴格執行事前考察,事中控制等措施,把各種風險因素排除在采購環節之外。目前,中國慶華的項目多采用邀請招標和詢價的方式進行采購,雖然節省了招標費用的開支和縮短了招標時間,但同時也失去了可能獲得更低報價以及更具競爭力的潛在供應商的機會,這勢必會影響采購成本的降低,不利于采購成本的優化以及項目質量的提高。對于招標采購項目來說,供應商的選擇越多肯定是越有利于競爭。因此,招標采購過程中我們應通過各種信息渠道盡可能多的邀請更具實力的供應商參與項目的投標競爭, 最大限度的減小邀請招標的局限性,有效的預防和杜絕圍標、串標,暗箱操作等現象,真正形成良性競爭的效應,防止邀請招標流于形式。
二、開拓創新控成本,真抓實干求效益
通過學習董事長的講話,我們深刻感受到,面對當前新情況,新問題,新事物,總是沿用原有的思維和辦法、不求創新是沒有出路的。我們應該不斷的開拓創新,才能更有效全面的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在工作中,我們應該始終堅持用新的思維來適應慶華的發展,努力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如果沒有真正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那么再好的制度、計劃、目標都是一紙空文,毫無意義。
正所謂向管理要效益,我認為對供應商采取有效的管理尤為重要。因此,我建議對那些占采購總額70%-80%的產品和服務核心供應商進行梳理,并將數量控制在200 家以內,按照統一管理、動態考核、扶優汰劣原則,建立中國慶華統一的供應商管理體系。對供應商進行量化資格考評,將通過資格評價的供應商列入《合格供應商名錄》,并向其頒發中國慶華的合格供應商證書。通過此舉促進供應商之間充分的競爭, 使供應商之間建立一個規范有序的競爭關系,既可以幫助那些質優價廉、服務好的供應商實現規模銷售、規模生產以降低成本,又有利于引導一流的供應商充分了解中國慶華的采購需求,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同時,與那些產品質量高、服務能力強、商業信譽好、具有行業領軍實力、在中國慶華有優良的供貨業績、愿與中國慶華共擔風險的供應商,通過框架協議等形式推進更深層次的合作,建立起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互利共贏。為今后中國慶華拓展海外清潔能源項目奠定基礎,以期使中慶集團多年來所聚集的資源優勢、項目優勢和人力優勢最大限度的實現資產增值。
三、廉潔自律警鐘鳴、勤勉敬業強技能
隨著中國慶華集團的發展,招標采購的工作任務越加艱巨且責任重大。因此,應切實強化物資采購隊伍自身建設。
首先,要加強員工職業道德教育,堅決反對行業不正之風。招標采購系統緊密與人、財、物打交道,處于市場經濟的前沿陣地,特別是集中采購后采購系統人員權利更加集中,權利更大,稍有不慎,業務人員就會犯錯誤。要引導招標業務人員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利益觀、苦樂觀,廉潔自律,嚴持職業操守,切實勤勉敬業。
其次,要強化招標采購人員的知識教育和技能培訓,鼓勵業務人員參加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砂凑諏W習型、創新型、服務型、廉潔型的“四型”標準建立隊伍,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增強招標采購整體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當然招標采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中慶集團各部門在重要環節的協調配合,才能更好地做好招標采購工作,發揮招標采購的優勢,真正意義上的做到“控成本、抓效益”。
(來源:中國慶華北京招標代理分公司 孫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