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慶華滿懷感恩,它是我青春的舞臺、成長的沃土,助我從懵懂少年蛻變為堅毅的行者。
從我踏入慶華的那一刻起,一股蓬勃熾熱的奮斗氣息便撲面而來,如烈烈勁風,深深震撼并感染著我的心靈。車間里的工人們,就像不知疲憊的鋼鐵戰士,日夜堅守崗位,用粗糙的雙手和晶瑩的汗水,雕刻著慶華的今日與明天。“特別能吃苦”絕非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為智能化礦山的建設連續數十小時累到極限但仍目光堅毅,全力保障順利驗收的干部職工,他們是慶華精神最鮮活、最生動的詮釋者。“特別能戰斗”,是在市場如戰場的硝煙彌漫中,每一位慶華人挺身而出、無懼艱險的沖鋒姿態,是面對生產難題時“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絕勇氣。“特別能團結”,是在保供增效的關鍵戰役里,他們化為各部門間無縫對接、同頻共振的緊密協作的齒輪組,為共同目標全力拼搏、一往無前。“特別能奉獻”,是無數慶華人將青春韶華、熱血丹心悄然融入這片土地,不計回報、不問西東,只愿為慶華的崛起與騰飛,鋪就堅實基礎、注入強勁動力。
當我踏入這片土地,綠意的蛻變映入眼簾。起初,綠化工們手持釘耙,如大地的雕刻師,一耙一耙地梳理著荒蕪,讓希望的種子扎根于這片大地。而后,拖拉機的轟鳴奏響了奮進的旋律,一趟一趟地翻整著大地,使新生的嫩苗有了伸展的空間。再后來,自動化灌溉設備灑下生命的詩行,一絲一絲地潤澤著草木,給蓬勃的綠意有了茁壯的源泉。從簡陋的工具到機械化助力,仿佛是綠色發展的三部曲,奏響了生態繁榮的樂章。
科技的浪潮也席卷而來,智能化的曙光點亮了傳統的角落。往昔,人力搬運的艱辛寫在每一位勞動者的汗滴里;整理資料的繁瑣刻在每一個文件夾的紙張上;信息傳遞的滯后映在每一次焦急的等待中。如今,智能化數據靈動穿梭,精準高效地分擔著重任;數據處理系統高速運轉,有條不紊地分析著海量信息;遠程監控平臺全面覆蓋,實時清晰地呈現著每處動態。在這方天地間,我目睹著勞動與科技的交融,感受著綠色與智能的攜手,它們正繪制一幅壯麗而新穎的畫卷,讓未來的憧憬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向著無限的可能蓬勃生長。
回首往昔,在我個人成長的漫漫長路上,慶華精神始終如明亮的星辰,照亮我前行的每一步。初來乍到,我宛如羽翼未豐的雛鳥,面對錯綜復雜的工作難題,滿心迷茫。是領導春風化雨般的關懷引領,同事傾囊相授的熱心幫助,才讓我得以在慶華的溫暖懷抱中扎根、萌芽、成長。我如虔誠的行者,沿著前輩們踏出的堅實腳印,從最細微、最基礎的工作干起,以勤為舟、以苦作槳,于知識的瀚海拾貝,在實踐的熔爐鍛金。
正是這無數慶華人的砥礪奮進、拼搏成長,才能匯聚成推動慶華巨輪破浪前行的澎湃動力。當下,慶華昂首闊步,屹立在全新的歷史起點,機遇如繁花似錦,挑戰似峻嶺巍峨。但吾輩慶華人何懼之有!展望未來,我心潮澎湃、信念如磐石一般。我堅信,我們定將傳承先輩熱血鑄就的慶華精神,以更加昂揚的奮進之姿,如破土春筍、向陽花木,向著天際迅猛生長,并以鋼鐵長城、巍峨泰山般牢不可破、堅不可摧的團結之力奏響震徹蒼穹的奮進凱歌,共同書寫慶華未來璀璨的新華章,鑄就震古爍今的新輝煌。
(來源:新疆慶華 尚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