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天然氣產業示范獲階段性成果
近日,新疆地區煤制天然氣產業發展亮點頻現,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8月20日,新疆伊犁慶華煤制氣項目一期工程竣工投產,當天產出的煤制天然氣進入西氣東輸管網。據悉,新疆慶華55億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是新疆首個獲得國家核準的煤制天然氣項目,該項目也是國內民營企業中產業規模最大的國家級示范項目。新疆慶華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許忠表示,“隨著一期工程的投產,慶華正在加快二期工程的設計、招標工作,力爭明年上半年開工建設”
無獨有偶,近期由中石化牽頭的國內投資規模最大的煤制氣工程——新疆準東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獲得國務院批準,已進入國家能源局審核程序。新疆準東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屬國家“十二五”期間《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的煤化工項目之一,該工程由中石化牽頭,華能、兗礦、新疆龍宇能源、潞安、神華等參與,年產能最高將達到360億立方米,工程投資高達約2000億元。
近年來,國家發改委就新疆地區煤化工等12個產業提出的一系列差別化產業政策,明確提出在水資源和生態環境容量允許范圍內,重點開展以煤制天然氣為主的煤炭深加工示范。據悉,截止目前,在煤炭深加工方面,國家批復的新疆廣匯新能源有限公司年產120萬噸甲醇/80萬噸二甲醚項目已經建成投運;新疆慶華55億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一期工程建成投產;新疆伊犁中電投—新汶80億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項目獲得國家“路條”,正在開展各項前期工作;準東地區300億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已經獲得國家同意啟動;伊泰—華電甘泉堡540萬噸/年煤制油、華電準東600萬噸/年、慶華1500萬噸/年煤炭分質綜合利用項目已經開展前期工作。
按照規劃,到2015年新疆地區煤制氣達到135億立方米、煤制烯烴120萬噸;2020年煤制氣1000億立方米、煤制油1000萬噸、煤制烯烴500萬噸。新疆地區正成為我國煤制天然氣產業發展的重地。
天然氣缺口不斷加大煤制天然氣成有益補充
2012年我國天然氣產量107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5%,天然氣進口量(含液化天然氣)425億立方米,增長31.1%;表觀消費量1471億立方米,增長13.0%;對外依存度達到28.9%。2013年1~5月,我國天然氣產量49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7%;進口天然氣(含液化天然氣)約合212億立方米,增長30.1%。《天然氣“十二五”規劃》提出,2015年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2300億立方米,到時進口量將達到近800億立方米,《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也提出,到2015年天然氣要占到一次能源消費量的7.3%。
天然氣最早用于照明、烹飪、取暖等生活領域,之后逐漸用于發電、化工等工業領域。從下游各應用領域的發展前景來看,未來我國天然氣需求增長首先來自“十二五”期間我國城鎮燃氣事業的突破性發展,且天然氣在城市燃氣氣源中的占比將進一步提高。住建部發布的《全國城鎮燃氣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至“十二五”期末,城鎮燃氣供氣總量計劃達到約1782億立方米,較“十一五”期末增加113%,其中天然氣供應規模約1200億立方米,占全部氣源的2/3以上。
天然氣需求增長長期看好,煤制天然氣將成為天然氣來源多元化的有益補充。從煤化工角度看,在煤炭的各種清潔轉化利用方式中,煤制天然氣的轉化能量效率是唯一超過50%的利用方式;煤制天然氣單位熱值水耗基本上只相當于煤制油的1/2,相當于煤制甲醇、二甲醚的1/4,煤制天然氣項目與其他煤化工項目比較,耗水量最低,這對于我國西部缺水富煤地區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優勢條件。在國內天然氣產業快速發展、市場需求量迅速增長的今天,發展煤制天然氣比其他煤化工路線更具特殊意義。
示范項目運行情況——未來政策走勢的關鍵
國家對煤制天然氣產業持審慎支持態度,國務院2009年5月正式發布的《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在關于穩步開展煤化工示范中提到:“重點抓好現有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氣、煤制乙二醇等五類示范工程,探索煤炭高效清潔轉化和石化原料多元化發展的新途徑”。2011年國家“十二五”規劃中也提及煤制天然氣的重要性:“有序開展煤制天然氣、煤制液體燃料和煤基多聯產研發示范,穩步推進產業化發展”。
隨著我國煤化工出現投資過熱跡象,國家對煤制天然氣等新型煤化工項目出臺了一些限制政策。2010年6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規范煤制天然氣產業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在國家出臺明確的產業政策之前,煤制天然氣及配套項目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統一核準,各級地方政府應加強項目管理,不得擅自核準或備案煤制天然氣項目”;2011年4月12日,發改委再次發布《關于規范煤化工產業有序發展的通知》,明確規定包括年產20億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氣項目在內的新型煤化工項目將被禁止。2012年底,為了盡快解決煤炭企業產能過剩,緩解企業經營壓力,由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編制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以及《煤炭深加工產業發展政策》正式通過,預示著冰封近5年的煤化工政策逐步解凍,同時,自2013年3月起,相關部門對煤化工規劃的審批部分放開。
在國家發改委已審批的煤制天然氣項目中,大唐克什克騰項目已經成功產氣,新疆伊犁慶華煤制氣項目也成功投產。目前,投資313億元的大唐國際克什克騰40億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項目I期工程已具備生產能力,Ⅱ期工程設備安裝基本完成,預計2013年9月30日投產供氣。
煤制天然氣是資源、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項目建設需要的外部配套支持條件較多,不僅涉及煤炭開采與轉化、水資源保障、技術的集成與優化,還需要配套建設天然氣管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因此,必須在國家能源規劃指導下統籌考慮、合理布局。可以預見,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的運行情況將是未來政策走勢的關鍵,示范項目的經濟性、環保性、產業拉動等將為后續國家對于煤制天然氣產業的相關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對企業而言,抓住國家政策動向與產業發展思路,才能避免盲目投資,真正做到有的放矢。